液态硅胶打针模 I I 目 次 前语 II 规模 1 规范性引证文件 1 术语和界说 1 要求 1 实验办法 6 标志、包装、运送和储存 6 图 1 液态硅胶打针模典型结构 2 图 2 分化式结构 2 图 3 分型面合作宽度和避空位深度 2 图 4 分型面排气结构 3 图 5 冷流道体系 3 图 6 斜推块的辅佐杆组织 4 图 7 冷却通, 4 表 1 推板冷却通道首要参数 5 表 2 推板配件数量 5 表 3 方导柱首要参数 5 表 4 首要零件及引荐资料 5 PAGE PAGE 1 液态硅胶打针模 规模 本文件规矩了液态硅胶打针模的要求、标志、包装、运送和储存,给出了相应的实验办法。 本文件适用于液态硅胶打针模的制作。 规范性引证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经过文中的规范性引证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间,注日期的引证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别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证文件,其最新版别(包含一切的修正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184—1996 形状和方位公役 未注公役值 GB/T 1958 产品几许技术规范(GPS) 几许公役 检测与验证GB/T 3177 产品几许技术规范(GPS) 润滑工件尺度的查验GB/T 4340.1 金属资料 维氏硬度实验 第1部分:实验办法GB/T 8845 模具 术语 GB/T 10610 产品几许技术规范(GPS) 外表结构 概括法 鉴定外表结构的规矩和办法 术语和界说 GB/T 8845界定的术语和界说适用于本文件。 要求 结构 液态硅胶打针模典型结构见图1。 2 2 标引序号阐明: 1 ——定模座板; 2、3 ——暖流道板; 4 ——隔热板; ——定模板; ——方导柱; 7、10 ——型芯; ——动模镶件; ——滑块座; 11 ——动模板; 12、20——隔热板; 13 —— 垫 块 ; 14 ——推杆固定板 15——推板; 16——动模座板; 17——推板导柱; 18——复位镶件; 19——支承柱; 21——耐磨板; 22——楔紧块; 23——斜导柱; 24——导柱; 25——浇口套; 26——定位圈。 图 1 液态硅胶打针模典型结构 型腔 定模板、动模板宜选用分化式结构,见图 2。 定模镶件应设置视点定位。 滑块处应设置成碰穿,并设置 15°~20°的斜度。 标引序号阐明: 1、3——型芯; 2、4——滑块; 5——推杆。 图 2 分化式结构 分型面合作宽度和避空位深度结构见图 3,分型面合作宽度应小于 5mm,避空位深度应小于 0.5mm。 标引序号阐明: 1——分型面合作宽度; 2——分型面避空位深度。 图 3 分型面合作宽度和避空位深度 型腔的填充结尾和其它排气不畅的方位,应规划排气结构,宜选用抽真空结构,分型面排气结 构见图 4。 PAGE PAGE 3 标引序号阐明: 1——分型面排气槽; 2——碰穿面排气槽。 图 4 分型面排气结构 模具型腔外表不该有砂眼、划痕、洼陷、抛光不良等缺点,胶位面需留纹不能抛光; 浇注体系 模具宜选用针阀式冷流道体系,见图5。 标引序号阐明: 1——冷流道板; 3——定模座板; 5——型芯板; 7——冷嘴套; 9——活塞。 2——流道板; 4——型芯; 6——阀针; 图 5 冷流道体系 8——浇口套; 脱模组织 应设置同步开模组织。 倒扣处宜选用斜推块、推块组合脱模。 斜推块的衔接推杆与合模方向的视点大于 12°时,应选用平行辅佐杆组织或穿插辅佐杆组织, 见图 6。 标引序号阐明: a)平行辅佐杆组织 b)穿插辅佐杆组织 1——衔接推杆; 2——辅佐导向杆。 注:α为衔接推杆与合模方向的视点。 图 6 斜推块的辅佐杆组织 冷却体系 模具前后模选用发热棒加热方式,成型模温需在 140℃~220℃,前后模温度差不宜大于 5℃。 冷却通道结构见图 7,冷却通道宜用水冷,温度应控制在 25℃±2℃。 标引序号阐明: 1——滑块; 2——针阀结构; 3——隔热板; 4——冷流道体系。 图 7 冷却通, 需加热升温的模具,定模板与暖流道板之间、动模板与垫块之间、动模板和定模板的外外表宜添加隔热板。 需加热升温的模具,一切冷却通道的外接软管接受温度不该低于 150℃和流体压力不该小于 0.5 MPa。 需加热升温的模具,推板宜设置盘绕推板导套的冷却通道,其首要参数的引荐值见表 1。 表 1 推板冷却通道首要参数 注塑机锁模力F kN 冷却通道直径 mm F ≤6500 8 6500< F ≤24000 10 F >24000 12 一切冷却通道进、出口应设置标识,标识应明晰、规整。 冷却通道接头应装置安定,无倾斜、无干与。 推出组织 推板上的推板导套、导柱和复位杆的数量应契合表2的规矩。 表 2 推板配件数量 动、定模板长度L mm 推板导柱、导套数量 复位杆数量 <800 4 4 ≥800 ≥6 ≥6 导向定位组织 模具质量小于 10 t 时,宜选用φ30 mm~φ60 mm 的圆导柱。 模具质量大于 10 t 时,宜选用方导柱,首要参数见表 3。 表 3 方导柱首要参数 模具质量 t 宽度 mm 厚度 mm 嵌入模板最小长度 mm 嵌入模板最小深度 mm m≤10 100~120 40~60 145 30 10<m≤20 120~150 60~70 195 40 20<m≤30 150~160 70~80 235 50 m>30 160~180 80~20 265 65 模具应设置 5°、1°两种合作视点的定位组织。 零件 资料 模具首要零件的引荐资料见表4。 表 4 首要零件及引荐资料 零件称号 引荐资料 定模座板、动模座板 3Cr2Mo、3Cr2MnNiMo 成型零件 10Ni3MnCuAl、3Cr2MnNiMo、3Cr2Mo 导套 QAL10-4-4 带冷却通道的衔接推杆 4Cr5MoSiV 不带冷却通道的衔接推杆 4Cr5MoSiV、GCr15 外表处理及热处理 运动部件外表宜选用氮化处理,氮化层深度不该小于 0.2 mm,硬度不该低于 650 HV。 型腔镶件的成型外表粗糙度 Ra 宜为 0.2 μm~0.3 μm。 定模板、动模板应去应力。 安装 抽芯、推出、复位等组织动作应平稳牢靠。 合模
高中化学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3化学反应热的核算操练(含解析)新人教版.pdf
古诗词吟诵《春江花月夜》课件(共31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pptx
原创力文档创建于2008年,本站为文档C2C买卖形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共享给其他用户(可下载、阅览),本站仅仅中心服务渠道,本站一切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一切。原创力文档是网络服务渠道方,若您的权力被损害,请发链接和相关诉求至 电线) ,上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