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cton, Dickinson and Company)意大利Carefusion工厂。从而,汉科医疗全资收购碧迪医疗的意大利 Carefusion 工厂(包含土地、厂房、设备等所有资产)。碧迪医疗已与汉科医疗签署制造服务协议,将继续从Carefusion工厂采购产品和服务。
受到关注的交易金额,暂未正式公布。然据公开信息透露,此次并购将为汉科医疗在2025年提供至少1843万美元(折合人民币1.34亿)的订单收入。业内人士估算交易金额至少达数亿元。
值得关注的是出手买下意大利工厂的汉科医疗与BD此前早有渊源,汉科医疗2018年曾获得BD全球的“合作伙伴奖”。
汉科医疗的主营业务为泛血管微创介入导管、口腔领域耗材和输液给药类耗材。据汉科医疗对外透露:通过此次收购,汉科医疗可以从中国、意大利两地为全球客户提供研发和制造服务。
对于此次出售,BD表示是受到此前分拆糖尿病护理,抛售手术器械对输液器和注射设备类业务产生的影响,出于“简化”业务与资金方面的考虑。
碧迪医疗代表Martijn Arts公开提到,此次收购实现了碧迪医疗、意大利工厂、汉科医疗三方共赢的良好局面。碧迪医疗已与汉科医疗签署制造服务协议,将继续从Carefusion工厂采购产品和服务。
意大利的Villamarzana工厂主营输液器和输血器类产品,一直是BD欧洲供应链的重要一环。收购完成后,Villamarzana现有125名员工、所有工厂客户都将被转移到汉科医疗。2025年意大利工厂已接订单1843万美元。
现有订单的主要客户显然是BD,但这只是业绩托底的一个保证,汉科医疗会出重金买下的更重要原因来自于:其一,中国医疗器械企业出海的需求,“借船出海”是一种主要形式;其二,地理政治学影响,使得中国器械的关税挑战可能成为现实的考量;其三,受全球市场需求疲软、欧美法规监管趋严等因素影响,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在加速重构,中国耗材企业正在寻找自己的定位。
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报告数据显示,2023年,欧洲是中国医疗器械行业最大进口贸易市场,市场占有率占比达42.97%,进口额1010亿元。对比之下,同期中国对欧洲出口额仅为649亿元。
汉科医疗旗下分为低值耗材(输液输血及核心组件、安全针、一次性注射器、胰岛素针、口罩、医用硅胶、橡胶配件)、泛血管介入产品CDMO业务。
通过收购BD意大利工厂Villamarzana,汉科医疗期望借此完成对整个欧洲研发、生产基地的布局。
Villamarzana于1973年成立,是2014年BD在收购Carefusion Medical时获得,主营输液器和输血器类产品,拥有十万级净化车间、实验室、模具车间、研发测试车间和仓库,工厂关键指标都居于全球前列,一直是BD全球供应链上的关键一环。
2020年,BD提出为期三年的2025战略,踏上转型之路,先后分拆糖尿病护理业务,抛售手术器械业务,其对应的输液器和注射设备类业务受一定的影响。作为“简化”的一部分,今年7月,BD已经关闭其位于爱尔兰德罗赫达的工厂。
此次收购,能够准确的看出汉科医疗打入欧洲市场路径明确:首先,汉科医疗此前一直与BD合作领域在延长管在内的注塑类和挤出类无源一次性耗材,此次收购Villamarzana后,汉科医疗将意大利工厂的输液器和注射设备在内的耗材生产纳入旗下。
其次,在原有产业线基础上,汉科医疗将会将总部的模具、注塑和挤出能力等业务线“带到”欧洲。未来商业化产能方面,汉科医疗计划根据后续新增订单计划扩建,将后续产能提升45%,用于服务欧洲和北美客户。
对于此次进军欧洲市场的决心,以及汉科医疗的国际化考量,从2024的活动轨迹可以有更深的理解。2024年4月,CMEF专场,汉科医疗明确说“希望寻求更多国际交流、跨境贸易、多边合作的机会。”
11月,德国MEDICA上亮相最新的输液输血及核心组件,提升了品牌影响力。
随后更是加速推进BD Villamarzana收购的进程,比预期提前完成。
简而言之,此次收购对于汉科而言具备极其重大战略意义,是对欧洲市场的一次深入布局。
不仅如此,汉科还透露考虑未来在欧洲低成本地区布局耗材原材料生产计划,如果计划落地将打造欧洲第二大工厂。
2024年5月14日,美国白宫宣布,将大幅度提高一系列中国进口产品的关税:2024年开始,注射器和针头的关税将从0%提高到50%;某些个人防护设备,包括部分呼吸器和口罩,关税将从0%-7.5%,提高到25%。
耗材企业面对关税陡然抬升,有两种应对思路:或者尽可能的实现本土化,或者逐渐淡化美国市场。
比如口罩龙头稳健医疗方面表示:“公司将加快美洲市场的本土化进程,降低此类政策风险的影响。”
随着国内市场的低值耗材集采深入推动,市场整体规模在收缩,耗材企业生存境况越来越难,企业之间的竞争已达到了白热化的程度。
面临多重压力,汉科医疗选择了一条也是与稳健类似的尝试路径:通过在意大利购买生产基地。
另外,汉科医疗目前有85%均为海外业务,收购Villamarzana也有减少相关成本、供应链优化的考量。
对于此次收购的价值和前景,汉科医疗总经理张建明感言:“在收购工厂的制造服务能力,与技术优势下与自身创新结合,从中国、意大利两地为全球客户提供研发和制造服务,加快全球布局。”
其实,行业如此关注汉科,就是想看看背后代表的一众中国耗材企业在美国关税、欧盟IPI等价格博弈、“逆全球化”等挑战下的选择。
今年3月,医用敷料与低值耗材企业振德医疗在非洲的第一家工厂举办投产启动仪式,这也是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在肯尼亚建立的第一家工厂。
5月,医用导管供应商维力医疗宣布投资1000万美元将设立墨西哥孙公司,并投资建设墨西哥生产基地。
此外,英科医疗、奥美医疗等医用耗材企业均通过在自建产能、并购等方式在海外设有工厂。
对于那些还在观望的耗材企业而言,面临“危机”,既要求存也要求变,这样才有未来继续上牌桌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