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我国的商品房正式上台了,随着中国房地产郑重进入到商品时代,并迅速地开启了整个市场的发展之路。
但是那个年代真的是先苦后甜,伴随着经济快速的增长,那么不管是自身哪一个行业都可以捞到一些钱。
印象最深刻的,一个在深圳做生意的老板跟我说,他说想当年他根本没打算来深圳的,就是跟别人下来打工,然后自己在路边卖水果的现在有了十几家连锁店。
这个老板说在90年代来到深圳这边发展只要肯做生意就算卖咸鸭蛋都能发财,这句话说的一点都没错,因为那时候整个中国经济都是一穷二白,基本上哪个行业都属于“缺”。
绝大部分都是顺势买房,有不少人凭借着敏锐的眼光和果断的魄力,手握多到房产搭乘市场增值的快车,享受了时代的红利。
这句话并不是我说的,我是那个老板说的,因为他开的十几个水果店并不是租的,都是自己买的。商铺在深圳随便一平米的商铺现在价值都是几万元,甚至是十几万元,其他的还有两套商品房。
以广州为例,2000年的时候中心城区的房价约为4500元每平米,一套100平米的房子总价45万!
那时候很多60 70后发展非常迅速的制造业有的如果不出去创业的伴随着企业迅速的发展也当上了高管,收入两夫妻也是非常的可观的,于是早早的就在广州深圳北京上海这些大城市定居了,结果就是伴随着时代的浪潮,价格就水涨船高了。
有数据统计,60和70后凭借着经济的快速腾飞,成为了房地产投资的最大赢家,当然80后也吃了最后一波红利,但是如果后面没把握住的基本上也是最近这几年全部亏完了!
在2016年房地产价格开始大涨的时候,80后如果是8年代初的基本上也吃上了这一波红利,80年代末的基本上就没有什么红利可言了,因没有家人的帮助下,很难、很难靠自己挣钱买房!
当然也有人说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能力,这句话说的没错,但是这个时代的红利跟30年前的时代,红利肯定不在一个档次上。以前10个人创业8个人成功,现在是10个人创建业9.5个不成功。
最近看到很多有钱的家庭,基本上并不是靠现在自己90后的子女出来社会工作打拼出来的更多的都是在父辈那个吃尽时代红利所留下来的!
手机只要做生意的或者是手上囤了一些地皮的,现在到现在只要不是乱搞或者是赌博,钱还是花不完。
房贷支出,购房政策宽松,贷款条件优厚,低首付低利率。以及相对较低一点的房价60后70后轻松上车。
60年代70年代的家庭是非常的牢固,因为那时候大家思想相对来说是比较传统的。
年轻人一辈绝大多数都是更注重生活质量和个人空间,并对于购买这个有这样的想法,但是一种原因是无能为力,另外一种原因是有时候房子真的一定要吗。
目前整体的经济发展基本上已经固化,对于当代年轻人想要突破并不是说不可能,相对来说这种渠道变得没这么多元化了。
以前大家都没有钱可以搞,现在是你有钱我没钱,即便我有想法,但是最后也是很难搞得成……
对于这个时代,我们该如何去?面对那只能看自己了,因为现在好多人都不知道怎么说,迷茫吧!
- 上一篇: 于正首部短剧《吉天照》上线:稳稳的扑了
- 下一篇: 我的家在松花江上9 国联外交